採菱女

落日照淮甸,中流蕩回光。 窈窕誰家女,採菱在橫塘。 風吹荷葉低,忽見紅粉妝。 紅妝揹人去,驚起雙鴛鴦。 鴛鴦去復來,煙水空茫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淮甸(huái diàn):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區。
  • 蕩廻光:水麪反射的光線搖曳不定。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靜而美麗。
  • 橫塘:泛指水塘。
  • 紅粉妝:指女子化妝後的容顔。
  • 雙鴛鴦:成對的鴛鴦,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或情侶。

繙譯

夕陽的餘暉灑在淮河平原上,河中央的水麪反射出搖曳的光芒。 那文靜美麗的女子是誰家的女兒,正在橫塘中採菱。 微風吹過,荷葉低垂,忽然間露出了她化妝後的嬌美容顔。 她轉身背對著人離去,驚起了水麪上成雙的鴛鴦。 鴛鴦飛走後又飛廻,衹畱下菸霧繚繞、水波茫茫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以夕陽下的淮河爲背景,描繪了一位採菱女子的美麗形象。詩中通過“落日”、“廻光”、“風吹荷葉”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神秘的氛圍。女子“紅粉妝”的突然顯現,以及她離去時驚起的“雙鴛鴦”,爲畫麪增添了生動和情感的波動。結尾的“鴛鴦去複來,菸水空茫茫”則畱下了一種悠遠和遐想的空間,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菸水茫茫的淮河之畔,感受著那份甯靜與美好。

貢師泰

元寧國府宣城人,字泰甫,號玩齋。貢奎子。國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紹興路總管府推官,郡有疑獄,悉爲詳讞而剖決之,治行爲諸郡最。後入翰林爲應奉,預修后妃、功臣列傳。惠宗至正十四年,爲吏部侍郎。時江淮兵起,京師缺糧。師泰至浙西糴糧百萬石給京師。遷兵部侍郎。旋爲平江路總管。十五年,張士誠破平江,師泰逃匿海濱。士誠降元,出任兩浙都轉運鹽使。二十年,官戶部尚書,分部閩中,以閩鹽易糧,由海道運給京師。二十二年,召爲祕書卿,道卒。工詩文。有《玩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