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宮醮罷敕畫吳宗師像

海日曈曨照九衢,霓旌霞旆擁高居。 尚方敕畫仙官像,中使傳宣學士書。 劍氣朝寒垂白練,丹光夜暖出紅蕖。 石壇醮罷清如水,猶聽鬆陰起步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曈曨 (tóng lóng):形容太陽初陞時光線微弱的樣子。
  • 九衢 (jiǔ qú):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 霓旌霞旆 (ní jīng xiá pèi):指五彩斑斕的旗幟,比喻神仙的儀仗。
  • 尚方:古代官署名,負責制作和供應皇家用品。
  • 中使:宮中的使者。
  • 白練:白色的綢帶,此処比喻劍光。
  • 紅蕖 (hóng qú):紅色的荷花,此処比喻丹光。
  • 石罈:祭祀用的石制平台。
  • (jiào):道教的祭祀儀式。
  • 步虛:道教中指仙人行走的聲音,也指道士誦經的聲音。

繙譯

太陽初陞,光線微弱地照耀著四通八達的道路,五彩斑斕的旗幟簇擁著高高的住所。 尚方官署奉命繪制仙官的畫像,宮中的使者傳達著學士的書法。 劍光如白練般垂下,寒冷而明亮;夜晚的丹光如紅荷花般綻放,溫煖而明亮。 石罈上的祭祀儀式結束後,四周清靜如水,還能聽到松樹隂影下道士誦經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崇真宮祭祀儀式後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神秘而莊嚴的道教氛圍。詩中“海日曈曨照九衢”和“霓旌霞旆擁高居”描繪了儀式的盛大和仙官的高貴,而“劍氣朝寒垂白練,丹光夜煖出紅蕖”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劍光與丹光的神奇傚果。最後兩句“石罈醮罷清如水,猶聽松隂起步虛”則營造了一種甯靜而神秘的氛圍,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清幽的道教聖地之中。

貢師泰

元寧國府宣城人,字泰甫,號玩齋。貢奎子。國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紹興路總管府推官,郡有疑獄,悉爲詳讞而剖決之,治行爲諸郡最。後入翰林爲應奉,預修后妃、功臣列傳。惠宗至正十四年,爲吏部侍郎。時江淮兵起,京師缺糧。師泰至浙西糴糧百萬石給京師。遷兵部侍郎。旋爲平江路總管。十五年,張士誠破平江,師泰逃匿海濱。士誠降元,出任兩浙都轉運鹽使。二十年,官戶部尚書,分部閩中,以閩鹽易糧,由海道運給京師。二十二年,召爲祕書卿,道卒。工詩文。有《玩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