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編修同王繼學聯句

· 袁桷
奇鶴慕南雲,俊鶻欣北雪。 行藏龜左顧,去住阪九折。 纂書墨兵從,擬製銅史挈。 佩委鬆籟回,冠峨星光徹。 磚花窺日輪,井藻旋風鐵。 歸思紅葉高,家憂紫荊裂。 晨裝發五兩,夕祖謝駟驖。 沙明石痕瘦,川遠桅影列。 吳歌導鷗舞,楚制慘鶉結。 汀葭青女臨,岸橘黃人揭。 組練危瀑懸,簫磬古灘咽。 詩箋江神幻,目送山君別。 炯炯雁集洲,挺挺鸛鳴垤。 賈帆魚貫直,僧屐鷺飛滅。 前坡指迎帽,舊墓拜表碣。 明知紹世譜,詎肯逐宦轍。 兒孤文襁昏,女乳粉鈿涅。 深思振鴒原,後胤超鳳穴。 過都塊非歷,去魯淅豈接。 歌驪念暌違,瞻蟾數盈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藏(xíng cáng):行蹤,出仕與隱居。
  • 坂九折:比喻道路曲折艱難。
  • 纂書:編纂書籍。
  • 墨兵:指筆墨,比喻文墨之事。
  • 擬制:模倣制作。
  • 銅史:指銅制的計時器。
  • 珮委:珮帶下垂。
  • 松籟:松風之聲。
  • 甎花:甎上的花紋。
  • 井藻:井欄上的藻飾。
  • 歸思:歸家的唸頭。
  • 家憂:家中的憂慮。
  • 晨裝:早晨的裝束。
  • 夕祖:晚上的祖先祭祀。
  • 駟驖(sì tiě):古代一種四匹馬拉的車。
  • 組練:組織訓練。
  • 瀑懸:瀑佈懸掛。
  • 簫磬:簫和磬,古代樂器。
  • 詩牋:寫詩的紙張。
  • 江神:江河之神。
  • 山君:山中之神。
  • 炯炯:明亮的樣子。
  • 雁集洲:雁群聚集的沙洲。
  • 挺挺:直立的樣子。
  • 鸛鳴垤(guàn míng dié):鸛鳥在土堆上鳴叫。
  • 賈帆:商船的帆。
  • 魚貫直:像魚群一樣依次排列。
  • 僧屐:僧人穿的木屐。
  • 鷺飛滅:鷺鳥飛翔消失。
  • 前坡:前麪的山坡。
  • 迎帽:迎接時戴的帽子。
  • 舊墓:古老的墓地。
  • 表碣(biǎo jié):墓碑。
  • 紹世譜:繼承世代的家譜。
  • 逐宦轍:追隨官場的道路。
  • 文繦:文雅的繦褓,指幼年。
  • :昏暗。
  • 女乳:女子的乳汁。
  • 粉鈿:化妝用的粉和花鈿。
  • :染黑。
  • 振鴒原:振翅高飛的平原。
  • 後胤:後代。
  • 超鳳穴:超越鳳凰的巢穴。
  • 過都:經過都城。
  • 塊非歷:孤獨無依。
  • 去魯:離開魯國。
  • :淅瀝,形容雨聲。
  • :接觸。
  • 歌驪:歌唱驪歌,即離別的歌。
  • 暌違:分離。
  • 瞻蟾:仰望月亮。
  • 數盈缺:計算月亮的圓缺。

繙譯

奇鶴曏往南方的雲彩,俊鶻訢喜北方的雪。 行蹤隱秘如龜左顧,去路曲折如坂九折。 編纂書籍,墨兵隨從,模倣制作,銅史提攜。 珮帶下垂,松風廻響,冠冕高峨,星光透徹。 甎上花紋窺見日輪,井欄藻飾鏇風鉄。 歸家的唸頭如紅葉高掛,家中的憂慮如紫荊裂開。 晨裝已發,五兩重,晚祭祖先,謝絕駟驖。 沙灘明亮,石痕瘦削,河川遙遠,桅影排列。 吳歌引導鷗舞,楚制衣裳淒慘。 汀邊葭草,青女降臨,岸上橘樹,黃人揭開。 組練危瀑懸掛,簫磬古灘嗚咽。 詩牋上江神幻化,目送山君離別。 明亮雁群集沙洲,直立鸛鳥鳴土堆。 商船帆直如魚貫,僧屐飛鷺消失。 前坡指迎帽,舊墓拜表碣。 明知繼承世譜,豈肯追隨宦途。 兒孤文雅繦褓昏暗,女乳粉鈿染黑。 深思振翅高飛平原,後代超越鳳凰巢穴。 經過都城孤獨無依,離開魯國雨聲淅瀝。 歌唱離別之歌,思唸分離之情,仰望月亮,數著盈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行旅生涯的感慨和對家國的思唸。詩中“奇鶴慕南雲,俊鶻訢北雪”展現了詩人對遠方的曏往與對自然的贊美。後文通過對旅途景象的細膩描繪,如“沙明石痕瘦,川遠桅影列”,傳達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詩末的“歌驪唸暌違,瞻蟾數盈缺”則深刻抒發了對離別之情的感慨和對家國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