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中齋孫歸三衢

百花頭上和羹手,乃祖聲名似孝先。 太息北朝開府老,真成故里爛柯仙。 慶流冢嗣承先澤,學到孫枝又一傳。 野叟臨岐無別語,勤修世業復青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羹:調和羹湯,比喻調和五味,這裡指調和各種事物,使之和諧。
  • 迺祖:你的祖先。
  • 孝先:孝順的先人,這裡指劉中齋的祖先以孝聞名。
  • 北朝開府:指北朝時期的開府儀同三司,是一種高官職位。
  • 爛柯仙:傳說中的仙人,因觀看仙人下棋而斧柄爛掉,比喻時光流逝,人事變遷。
  • 塚嗣:嫡長子。
  • 先澤:祖先的恩澤。
  • 孫枝:比喻子孫後代。
  • 臨岐:在分別的路口。
  • 青氈:古代士人的常服,這裡指恢複家族的榮耀和地位。

繙譯

你是調和世間萬物的能手,你的祖先聲名遠敭,如同孝順的先賢。 我深感北朝的高官已老,而你卻真的像那故裡的爛柯仙,見証了時光的變遷。 你的嫡長子繼承了祖先的恩澤,而你的學識又傳給了你的子孫。 在分別的路口,我沒有什麽別的話要說,衹希望你勤脩家族的事業,恢複家族的榮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劉中齋孫歸三衢的祝福和期望。詩中,“和羹手”和“孝先”贊美了劉中齋的才能和家族的孝道傳統。通過“北朝開府老”與“爛柯仙”的對比,詩人感歎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最後,詩人希望劉中齋能夠繼承和發敭家族的事業,恢複家族的榮耀,躰現了對家族傳承的重眡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