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曉泊

· 袁桷
兩袖飛仙舞玉龍,曉來朝嶽日華東。 門當楊柳灣灣碧,水貼芙蕖岸岸紅。 隔艇茶香知楚客,連罾魚熟總吳儂。 白頭已忘干戈事,不用乘軒問土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仙:指輕盈飄逸的仙女。
  • 玉龍:此處指清晨的露水,因其晶瑩如玉,故稱玉龍。
  • 朝嶽:朝拜山嶽,這裏指面對太陽升起的方向。
  • 芙蕖:荷花。
  • 楚客:指楚地的遊客或文人。
  • 吳儂:吳地的方言,這裏指吳地的人。
  • 干戈事:指戰爭。
  • 乘軒:乘坐華麗的車輛,比喻高官顯貴。

翻譯

清晨,我彷彿帶着仙女的輕盈,舞動着如玉的露珠,面向日出的東方朝拜。門前是灣灣的楊柳,碧綠如玉,水邊則是盛開的荷花,紅豔豔的。隔着小船,我能聞到楚地遊客的茶香,連網中的魚也熟透了,都是吳地人的風味。白髮蒼蒼的我,已經忘記了戰爭的往事,不再關心那些高官顯貴的事情,也不必去詢問當地的風俗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清晨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生動的地域文化元素,展現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去戰爭的遺忘。詩中「飛仙舞玉龍」和「朝嶽日華東」等句,以仙境般的意象開篇,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楊柳、荷花、茶香、魚熟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美景和地域特色來表達詩人對生活的滿足和對紛擾世界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寧靜生活的深切向往。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