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

子美間關離亂際,堯夫生長太平年。 可憐橡慄天寒拾,不似鶯花日晏眠。 憂樂在人均是命,盛衰有數總由天。 腐儒老矣無奇計,獨立斜陽意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子美:指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
  • 間關:形容道路艱險,這裡指杜甫生活在動蕩不安的時代。
  • 離亂:指戰亂頻繁,社會動蕩。
  • 堯夫:指堯帝,傳說中的古代聖君,這裡代表太平盛世。
  • 橡慄:橡樹的果實,可食,但味道苦澁。
  • 天寒拾:在天寒地凍時撿拾橡慄充飢。
  • 鶯花:鶯鳥和花朵,象征春天的美好時光。
  • 日晏眠:日暮時分安然入睡,指生活在太平盛世無憂無慮。
  • 憂樂在人:人的憂愁和快樂。
  • 均是命:都是命運的安排。
  • 盛衰有數:事物的興盛和衰敗都有定數。
  • 縂由天:最終都是由天意決定。
  • 腐儒:自謙之詞,指自己這樣的老書生。
  • 老矣:老了。
  • 無奇計:沒有出奇制勝的計策。
  • 斜陽:夕陽,象征晚年。
  • 意惘然:心情迷茫,無所適從。

繙譯

杜甫生活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而堯帝則生長在太平盛世。可憐那些在天寒地凍中撿拾橡慄充飢的人們,不像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可以在日暮時分安然入睡。人的憂愁和快樂都是命運的安排,事物的興盛和衰敗都有定數,最終都是由天意決定。我這樣的老書生已經老了,沒有出奇制勝的計策,獨自站在斜陽下,心情迷茫,無所適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杜甫和堯帝不同生活時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感慨。詩中,“橡慄天寒拾”與“鶯花日晏眠”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亂世與盛世的差異。後兩句則反映了作者對命運和天意的無奈接受,以及對自己老而無用的自嘲和迷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