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驟寒小雪

朔風翻屋浪喧豗,潑墨濃陰掃不開。 天下撒來雲母粉,人間喚作豆秸灰。 細民共喜宜新麥,老子先須探早梅。 爲怕玉容禁不得,數枝和淚折將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風:北風。
  • 翻屋浪:形容風勢猛烈,像波浪一樣翻涌。
  • 喧豗(huī):形容聲音嘈雜。
  • 潑墨:比喻天空烏雲密佈,像潑灑的墨水。
  • 雲母粉:比喻雪花,因其輕薄如粉。
  • 豆秸灰:比喻雪的顏色,豆秸燃燒後的灰燼。
  • 細民:普通百姓。
  • 老子:詩人自稱。
  • 玉容:指梅花。

翻譯

北風像波浪一樣翻涌,猛烈地吹打着屋頂,聲音嘈雜。天空烏雲密佈,像潑灑的墨水,陰沉沉的掃不開。天空中撒下了像雲母粉一樣的雪花,人們稱之爲豆秸灰。普通百姓都高興地期待着新麥的收成,而我這個老頭子則先去探望早開的梅花。因爲擔心那嬌嫩的梅花禁受不住寒冷,我含着淚水折下了幾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十月下旬小雪時節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北風的猛烈、天空的陰沉和雪花的飄落。詩中「朔風翻屋浪喧豗」一句,以波浪翻涌形容北風的猛烈,形象生動。後文以「雲母粉」和「豆秸灰」比喻雪花,既表現了雪花的輕盈,又描繪了雪的顏色。結尾處,詩人對梅花的憐愛之情溢於言表,通過「玉容」和「數枝和淚折將來」的描寫,傳達了對梅花的深情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感受。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