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

場屋當年負雋聲,白頭牢落竟何成。 一生受用兔園冊,千載應無麟閣名。 被服易招山鳥怪,題詩難學野狐精。 羊裘老棄漁灘上,印綬新加少傅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場屋:科舉考試的考場。
  • 負雋聲:有才華而聲名不佳。
  • 白頭牢落:白髮蒼蒼,形容年老。
  • 兔園冊:指科舉考試的應試書籍。
  • 麟閣名:指功名,古代將功臣的畫像掛於麟閣以示榮耀。
  • 被服:穿着。
  • 山鳥怪:山中的鳥兒感到奇怪。
  • 野狐精:比喻詩文造詣高深,難以模仿。
  • 羊裘:羊皮衣,指簡樸的生活。
  • 印綬:官印和系印的絲帶,代指官職。
  • 少傅:古代官職名,爲太子師傅之一。

翻譯

當年在科舉考場中,我雖有才華卻聲名不佳,如今白髮蒼蒼,究竟成就了什麼? 一生所學不過是應試的書籍,千年之後,恐怕也不會有我的畫像掛在麟閣上。 我的穿着讓山中的鳥兒感到奇怪,我的詩作難以達到野狐精那樣的境界。 我已老去,放棄了漁夫的生活,而今卻意外地被授予了少傅的榮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一生經歷的反思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場屋當年負雋聲」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才華,又暗示了其不得志的境遇。後文通過對「兔園冊」與「麟閣名」的對比,進一步抒發了對功名無望的無奈。末句「印綬新加少傅榮」則透露出一種諷刺和自嘲,表明詩人對突如其來的官職並不感到欣喜,反而更顯出其內心的孤寂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