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雜詠十首

· 袁桷
惡馬少駕車,駑馬多駕船。 駕船勿慼慼,駕車何翩翩。 渠命有通塞,誰能別媸妍? 君看鹽車下,淚隕如奔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惡馬:劣馬,不好的馬。
  • 駑馬:能力低下的馬。
  • 慼慼:憂愁,悲傷。
  • 翩翩:形容動作輕快,優雅。
  • 渠命:命運。
  • 通塞:通暢與阻塞,比喻命運的好壞。
  • 媸妍:美醜。
  • 鹽車:運鹽的車,比喻重負。
  • 淚隕:眼淚落下。
  • 奔泉:形容淚水如泉水般涌出。

翻譯

劣馬很少被用來駕車,而能力低下的馬卻常被用來駕船。駕船時不必過於憂愁,而駕車時則顯得優雅輕快。命運有通暢與阻塞之分,誰能分辨出美醜呢?你看那運鹽的車下,馬兒的眼淚如同泉水般涌出,令人心酸。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劣馬與駑馬的不同用途,以及駕車與駕船的不同情感體驗,表達了命運無常、美醜難辨的哲理。詩中「渠命有通塞,誰能別媸妍?」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際遇的不可預測性,以及人們對於命運好壞、美醜判斷的主觀性。最後以鹽車下馬兒淚如泉涌的生動畫面,強化了命運多舛、生活艱辛的感慨,使詩歌情感更加深沉動人。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