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子方著作受文趾使於武昌二十韻
萬里蠻陬貢,清秋督使馳。
乘車專述命,受幣聽陳辭。
紫舌音聲狡,雕題聚俗滋。
玉門心愈遜,銅柱約難移。
江漢尊南服,星辰拱太儀。
趨庭輸齒革,授館列膏脂。
私覿情鉤隱,公言理折疵。
彈丸空有險,束矢定無疑。
桂蠹消煩溽,蓍龜審事宜。
要荒工跌宕,保障慎羈縻。
鸚鵡寒汀遠,蒹葭晚岸欹。
壯遊詩句豁,古戍角聲悲。
月矗珠簾正,山低翠浪欺。
班超空耿耿,陸賈政怡怡。
楚水愁腸結,衡峯望眼眵。
過門王事急,去魯驛程遲。
緬想垂衣治,深求補袞資。
大夫謀可利,小客禮須持。
諭蜀徒煩檄,平南漫擬碑。
佇看王會傳,端假使臣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蠻陬 (mán zōu):指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
- 紫舌:指說話難懂,語言不通。
- 雕題:古代南方某些民族在額上刺花紋,稱爲雕題。
- 銅柱:古代邊界上的一種標志物。
- 南服:指南方的邊遠地區。
- 膏脂:比喻財富。
- 私覿 (sī dí):私下會見。
- 公言:公開的言論。
- 彈丸:比喻地方狹小。
- 桂蠹 (guì dù):指桂樹中的蟲子,比喻不重要的煩惱。
- 蓍龜 (shī guī):古代用蓍草和龜甲佔蔔,這裡指佔蔔。
- 跌宕 (diē dàng):放縱不拘。
- 羈縻 (jī mí):束縛,控制。
- 蒹葭 (jiān jiā):蘆葦。
- 班超:東漢名將,曾出使西域。
- 陸賈:西漢初年的政治家、文學家,曾出使南越。
- 眵 (chī):眼屎,這裡指眼睛模糊。
- 過門:指經過家門。
- 去魯:離開魯國,這裡指離開家鄕。
- 補袞 (bǔ gǔn):補救君王的過失。
- 小客:指小國的使者。
- 諭蜀:指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提到的“諭蜀”,即告知蜀國。
- 平南:平定南方。
- 王會:指諸侯國之間的會盟。
- 耑假:真正的,確實的。
繙譯
在遙遠的邊疆地區,有人前來進貢,鞦高氣爽時,督使急速前往。 乘坐專車傳達命令,接受禮物,聽取陳述。 那裡的語言難懂,習俗獨特。 玉門關的心思更加謙遜,銅柱的約定難以改變。 江漢地區尊崇南方的邊服,星辰環繞著太儀。 提供皮革和財富,設立館捨。 私下會見時情感深藏,公開言論時理性分析瑕疵。 彈丸之地空有險阻,束矢之約無疑問。 桂樹中的蟲子消除了煩惱,蓍草和龜甲佔蔔讅慎事宜。 邊疆地區放縱不拘,保障要謹慎控制。 鸚鵡在寒冷的汀洲上遠飛,蘆葦在晚岸傾斜。 壯遊的詩句豁達,古戍的角聲悲涼。 月光如珠簾正掛,山巒低垂如翠浪。 班超心中耿耿,陸賈政治怡怡。 楚水愁腸百結,衡山望眼模糊。 經過家門時王事緊急,離開魯國時旅程遲緩。 深思垂衣治國的理想,尋求補救君王過失的資材。 大夫的謀劃可以帶來利益,小國的使者需要保持禮儀。 告知蜀國徒勞無益,平定南方無需擬定碑文。 期待諸侯國之間的會盟,真正的使臣爲之努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時期邊疆地區的貢使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邊疆的風土人情和使臣的使命感。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班超”、“陸賈”等歷史人物,以及“桂蠹”、“蓍龜”等象征性詞滙,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哲理深度。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邊疆穩定和外交和諧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