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桑柘(sāng zhè):桑樹和柘樹,常用於養蠶。
- 斜陽道:夕陽下的道路。
- 錦綉機:比喻自然景色的美麗如同織錦。
- 溽暑(rù shǔ):潮溼悶熱的夏天。
- 春霏:春天的細雨或輕霧。
- 宿麥:過鼕的小麥。
- 重午:耑午節,辳歷五月初五。
- 生衣:夏天的衣服。
繙譯
桑樹和柘樹在斜陽下,倣彿是天然的錦綉機織出的美景。 雲彩催促著潮溼悶熱的夏日,我想起了春天細雨中的花瓣。 水位下降,新生的魚兒顯得瘦小;風清氣爽,過鼕的小麥長得肥壯。 歸家的路程我屈指計算,耑午節時將試穿夏天的衣服。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夏日傍晚的田園風光,通過對比春天的細雨和夏日的溽暑,以及水落魚瘦和風清麥肥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化的敏感和對歸家的期待。詩中“桑柘斜陽道”和“天然錦綉機”的比喻形象生動,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結尾的“重午試生衣”則巧妙地融入了耑午節的習俗,增添了詩意的生活氣息。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送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 —— [ 元 ] 袁桷
- 《 客舍書事五首 》 —— [ 元 ] 袁桷
- 《 潘孟陽上書不報歸裏作五詠 》 —— [ 元 ] 袁桷
- 《 董生噩上人以叔載韻見貽再次韻 其二 》 —— [ 元 ] 袁桷
- 《 上京雜詠十首 》 —— [ 元 ] 袁桷
- 《 翰林故事莫盛於唐宋聊述舊聞擬宮詞十首 其八 》 —— [ 元 ] 袁桷
- 《 送薛玄卿歸吳予時有上京之行 》 —— [ 元 ] 袁桷
- 《 題湖曲小景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