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聽雨

至日聽寒雨,今宵憶向曾。 漏催銅史箭,花灺木奴鐙。 愁壘堅難破,騷壇峻可登。 苦吟無好語,白髮已鬅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日:冬至日。
  • 漏催銅史箭:古代計時器漏壺中的銅製箭形指示器,這裏指時間流逝。
  • 花灺(xiè):燈花殘餘。
  • 木奴:柑橘的別稱。
  • (dèng):古代盛放燈油的器具。
  • 愁壘:積聚的憂愁。
  • 騷壇:詩壇,指詩歌創作的領域。
  • 鬅鬙(péng sēng):頭髮蓬亂的樣子。

翻譯

冬至日聽着寒冷的雨聲,今夜回憶起往昔的情景。 時間在漏壺中匆匆流逝,燈花殘餘在柑橘旁的燈盞中。 憂愁堆積如山難以打破,詩壇高峻卻可攀登。 苦苦吟詠卻無佳句,白髮已顯得蓬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至夜聽雨時的深情回憶與苦悶心境。詩中,「至日聽寒雨」一句,即勾勒出時節與氛圍,寒雨聲聲,觸動心絃。後文通過「漏催銅史箭」等意象,巧妙表達了時間的流逝與人生的無常,而「愁壘堅難破」則直抒胸臆,展現了內心的沉重與無奈。結尾的「白髮已鬅鬙」更是以形象的語言,抒發了歲月的無情與人生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陶宗儀深沉的內心世界與高超的藝術造詣。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