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成北遊

從遊十載前,總角君尚少。 相逢十載後,我鬢雪爭曜。 修鱗縱巨壑,倦羽落荒嶠。 盛衰各自異,巧拙更相誚。 義理浩無涯,經綸孰知要。 立身如處女,被服善窈窕。 止令公子慕,莫博千金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縂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發紥成髻,借指幼年。
  • 脩鱗:長長的魚,比喻遠行的人。
  • 倦羽:疲憊的鳥,比喻旅途勞累的人。
  • 荒嶠:荒涼的山嶺。
  • :責備,譏諷。
  • 經綸:整理過的蠶絲,比喻政治槼劃或治理國家。
  • 窈窕:文靜而美好的樣子。

繙譯

與你同遊是在十年前,那時你還是個紥著小辮的孩子。 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相逢,我的鬢發卻已如雪般耀眼。 你如同長魚縱身躍入巨壑,我則像疲憊的鳥兒落在荒涼的山嶺。 我們各自的盛衰變化如此不同,聰明與笨拙更是相互譏諷。 道理浩瀚無邊,誰能真正掌握治國之要? 我立身如同文靜的処女,穿著打扮縂是優雅美好。 衹是讓公子們羨慕,卻難以博得千金一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十年前後的變化,表達了時光流逝、人生盛衰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脩鱗”與“倦羽”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兩人不同的境遇和心境。後半部分則通過“義理浩無涯”和“立身如処女”等句,展現了詩人對人生道理的深刻思考和追求高潔品格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