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觀伯遠將徙海陵介吾侄來索詩徐故家兵後流落三十年長子依許監倉客淮南因贅於海陵迎二親就養坡公謂此事今無
甲與吾同生,君子行一週。
少年各豐裕,歲晚懷百憂。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鋤耰。
君當往海陵,絕江汎漁舟。
駕言彼就養,逝將老菟裘。
哀哉隨陽雁,止爲稻粱謀。
君看橫江隼,萬里凌高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徙(xǐ):遷移。
- 海陵:地名,今江蘇泰州。
- 索詩:請求作詩。
- 故家:舊時的家族。
- 流落:漂泊失所。
- 贅(zhuì):入贅,男子到女家成婚併成爲其家庭成員。
- 就養:侍奉父母。
- 菟裘(tú qiú):古代地名,借指隱居之所。
- 隨陽雁:跟隨太陽遷徙的雁,比喻追求溫暖和食物。
- 橫江隼(héng jiāng sǔn):在江上飛翔的隼,比喻志向高遠。
翻譯
甲與我同年出生,君子已經度過了一輪歲月。年輕時各自生活富裕,到了晚年卻懷有百般憂愁。菜地在古城之下,現在我親手耕種。你即將前往海陵,我將乘漁舟渡江。你此行是爲了侍奉父母,打算在那裏老去,隱居終老。悲哀的是,那些隨陽遷徙的雁,只是爲了稻粱之謀。你看那橫江飛翔的隼,萬里高飛,凌駕於高秋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徐觀伯遠遷居海陵的感慨與祝福。詩中,詩人回憶了與徐觀伯遠共同的過去,感慨時光流逝與生活的變遷。詩人以「隨陽雁」與「橫江隼」作比,既表達了對徐觀伯遠追求安穩生活的理解,也寄託了自己對高遠志向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