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趙石居

地望掄魁重,冰銜博士清。 棄官爲隱計,因謗得詩名。 水竹方成趣,鬆楸忽愴情。 鄉中耆舊盡,老淚灑銘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地望:指地位、聲望。
  • 掄魁:選拔爲首的人,這裏指科舉考試中的狀元。
  • 冰銜:清廉的官職。
  • 博士:古代官職名,這裏指學識淵博的人。
  • 棄官:放棄官職。
  • 隱計:隱居的打算。
  • 因謗:因爲受到誹謗。
  • 得詩名:獲得詩人的名聲。
  • 水竹:水和竹,指自然景緻。
  • 鬆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徵長壽和堅韌。
  • 愴情:悲傷的情感。
  • 耆舊:年高而有才德的人。
  • 銘旌:靈柩前的旗幟,上面寫有死者的姓名和官職。

翻譯

他的地位和聲望在科舉中選拔爲首,官職清廉,學識淵博。 放棄官職,計劃隱居,因爲受到誹謗而獲得了詩人的名聲。 水和竹的自然景緻正顯得有趣,松樹和楸樹卻突然喚起了悲傷的情感。 家鄉中的老一輩才德之人都已逝去,老淚灑在靈柩前的旗幟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趙石居的深切哀悼和對其生平的回顧。詩中,「地望掄魁重」和「冰銜博士清」讚美了趙石居的學識和清廉,而「棄官爲隱計,因謗得詩名」則揭示了他的人生選擇和遭遇。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逝者的哀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趙石居一生的恰當評價和深切緬懷。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