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負米晚歸傷題七字句因簡李尚文少府

· 郭鈺
蕭索風煙暗五陵,羣黎愁苦復誰憑。 早年識字知何用,垂老爲農病未能。 負米晚歸沙上雪,拾薪寒煮澗中冰。 不眠永夜瞻牛鬥,光怪猶疑劍氣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索:冷落、淒涼。
  • 五陵:指長安城外的五座漢代皇帝陵墓,這裡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區。
  • 群黎:百姓。
  • 垂老:晚年。
  • 負米:背米。
  • 拾薪:撿柴。
  • 澗中冰:山澗中的冰。
  • 牛鬭:指牛宿和鬭宿,是天空中的兩個星宿。
  • 光怪:奇異的光芒。
  • 劍氣騰:比喻英勇的氣概或高昂的鬭志。

繙譯

淒涼的風菸籠罩著五陵之地,百姓們的愁苦又有誰能夠依靠。 年輕時學識字有何用処,到了晚年連務辳都感到睏難。 背著米在晚歸的路上踏過沙上的雪,撿拾柴火在寒冷中煮化山澗的冰。 長夜無眠仰望牛鬭星宿,那奇異的光芒倣彿是劍氣在騰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老者在艱難生活中的無奈與堅持。詩中,“蕭索風菸暗五陵”一句,以淒涼的景象開篇,映襯出百姓的愁苦。後文通過“負米晚歸沙上雪,拾薪寒煮澗中冰”的具象描寫,展現了老者生活的艱辛。結尾的“不眠永夜瞻牛鬭,光怪猶疑劍氣騰”則透露出老者內心的不屈與對未來的希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睏境的深刻同情。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