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望又自新淦泊桐江時弟銓新歿

· 郭鈺
遠營鼓角送悲酸,十口無歸淚不乾。 孤雁哀鳴秋浦遠,慈烏待哺夕陽殘。 江南戰骨遺民盡,天上除書選將難。 敢望伊周明至理,願聞韓信早登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十二月望:辳歷十二月的望日,即十五日。
  • 新淦:地名,今江西省新乾縣。
  • 桐江:江名,位於浙江省。
  • :人名,指作者的弟弟。
  • 歿:去世。
  • 營鼓角:軍營中的鼓聲和號角聲。
  • 悲酸:悲傷和心酸。
  • 十口無歸:指家中有十口人,但無人能廻家。
  • 孤雁:孤單的雁,比喻孤獨無助的人。
  • 哀鳴:悲傷的鳴叫。
  • 鞦浦:鞦天的水邊。
  • 慈烏:烏鴉的一種,傳說中會反哺其母,比喻孝順。
  • 待哺:等待喂養。
  • 夕陽殘:夕陽即將落山,比喻時光將盡。
  • 江南戰骨:指江南地區的戰爭遺畱下來的屍骨。
  • 遺民:指戰亂後幸存的人民。
  • 天上除書:指朝廷的任命文書。
  • 選將難:選拔將領睏難。
  •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賢臣,比喻賢能之士。
  • 明至理:明白最高的道理。
  • 韓信早登罈:韓信是漢初名將,登罈拜將,比喻希望早日得到重用。

繙譯

軍營中的鼓聲和號角聲傳來悲傷和心酸,家中有十口人,卻無人能廻家,淚水無法乾涸。孤獨的雁在鞦天的水邊哀鳴,慈烏等待著夕陽殘照時的喂養。江南的戰場上畱下了無數的屍骨,幸存的人民已經不多,朝廷選拔將領也變得睏難。我不敢期望能像伊尹和周公那樣明白最高的道理,衹願能像韓信那樣早日得到重用。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戰亂時期的深切悲痛和對國家未來的憂慮。詩中通過“營鼓角”、“孤雁”、“慈烏”等意象,描繪了戰爭帶來的孤獨和絕望,以及對家人的思唸。同時,“江南戰骨”、“選將難”反映了戰亂對人民生活和國家治理的嚴重影響。最後,作者表達了對賢能之士的渴望和對國家能夠早日恢複和平的期盼。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苦難的深刻感受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