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善之: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袁桷:元代文學家,字伯長,號清容居士。
- 鄧子:指鄧善之,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清如竹:形容鄧子品性高潔,如竹子一般。
- 蕭蕭:形容風聲,這裏指鄧子的生活態度淡泊。
- 澹世情:對世俗情感淡漠。
- 下帷:放下帷幕,指閉門讀書。
- 嗜癖:特別愛好。
- 書賈:賣書的人,這裏指鄧子喜歡讀書。
- 筆耕:以筆爲生,指寫作或教學。
- 乘槎:乘坐竹筏,比喻遠行或尋求仙境。
- 空有約:徒有約定。
- 海邊城:海邊的城市,可能是詩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翻譯
鄧子品性高潔如竹,生活態度淡泊如風。 閉門讀書,憐愛着窗外的草色, 倚杖而立,傾聽着松樹的聲音。 他特別愛好讀書,成了賣書的人, 身世窮困,卻以筆爲生,勤奮寫作。 我們曾約定一同乘槎遠行, 但不知何時才能實現,到達那海邊的理想之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鄧子清高品性和淡泊生活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理解和讚賞。詩中「清如竹」和「蕭蕭澹世情」形象地表達了鄧子的高潔與超脫,而「下帷憐草色,倚杖愛鬆聲」則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象徵其內心的寧靜與追求。末句「乘槎空有約,何日海邊城」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期盼與不確定,增添了詩意的悠遠和深沉。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龍門 》 —— [ 元 ] 袁桷
- 《 用早朝韻酬伯生試院見懷 》 —— [ 元 ] 袁桷
- 《 送虞伯生降香還蜀省墓二首 其二 》 —— [ 元 ] 袁桷
- 《 飲酒雜詩 其六 》 —— [ 元 ] 袁桷
- 《 翰林故事莫盛於唐宋聊述舊聞擬宮詞十首 其八 》 —— [ 元 ] 袁桷
- 《 昌上人遊京師欲言禪林弊事甫入國門若使之去者昌餘里人幼歲留吳東郡遺老及穎秀自異者多處其地以予所識聞若承 》 —— [ 元 ] 袁桷
- 《 張虛靖圜庵扁曰歸鶴次韻 》 —— [ 元 ] 袁桷
- 《 次韻馬伯庸應奉絕句八首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