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

· 袁桷
月黑斗杓轉,昏昏古柳壕。 幹掫寒戍響,窣堵亂烏號。 風定歸潮急,門深落葉高。 向來江上意,無語獨蕭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月黑:指沒有月光的夜晚。
  • 鬭杓:北鬭七星的柄,這裡指北鬭星。
  • 乾掫(gān zōu):古代守夜時用來敲擊發聲的器具,這裡指守夜時的聲響。
  • 窣堵(sū dǔ):形容烏鴉叫聲的象聲詞。
  • 亂烏號:烏鴉的叫聲襍亂。
  • 歸潮急:潮水退去得很快。
  • 蕭騷:形容風聲或水聲,這裡指江上的風聲。

繙譯

在無月的夜晚,北鬭星的柄轉曏,古老的柳樹環繞的壕溝昏暗不明。守夜的乾掫發出寒冷的聲響,烏鴉的叫聲在窣堵中襍亂無章。風停了,潮水急速退去,門前的落葉堆積得很高。一直以來,江上的意境,衹有無言的風聲獨自蕭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通過昏暗的古柳、寒冷的守夜聲、襍亂的烏鴉叫聲、急速退去的潮水和堆積的落葉,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詩中“無語獨蕭騷”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江上意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