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雜書五首

· 袁桷
河落渾無底,飄零總客塵。 春洲蘆雁少,曉戶柘蠶勻。 京洛饒豐稔,江湖樂賤貧。 低徊吾不恨,應有故山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落:河牀深陷。
  • :完全。
  • 飄零:漂泊不定。
  • 客塵:旅途中的塵埃,比喻旅途的艱辛。
  • 春洲:春天的河洲。
  • 蘆雁:蘆葦叢中的雁。
  • 曉戶:清晨的門戶。
  • 柘蠶:柘樹葉上養的蠶。
  • 京洛:指京城,這裏指大都(今北京)。
  • 豐稔:豐收。
  •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賤貧:貧窮。
  • 低徊:徘徊,猶豫。
  • 吾不恨:我不怨恨。
  • 故山筠:故鄉的竹子。

翻譯

河牀深陷,彷彿沒有底,我漂泊不定,總是沾滿旅途的塵埃。 春天的河洲上,蘆葦叢中的雁兒稀少,清晨的門戶裏,柘樹葉上的蠶兒均勻地分佈。 京城之地豐收富饒,而在江湖之間,我樂於過着貧窮的生活。 我徘徊猶豫,但並不怨恨,因爲我知道故鄉的山中還有那青翠的竹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漂泊在外的景象,通過對河牀、春洲、京洛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詩中「河落渾無底」形象地描繪了河牀的深邃,而「飄零總客塵」則抒發了詩人旅途的艱辛與孤獨。後兩句通過對豐收與貧窮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即使身處貧窮,也能自得其樂。最後一句「低徊吾不恨,應有故山筠」則透露出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和對未來的希望。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