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陳又新:人名,詩人的朋友。
- 袁桷:元代詩人,本詩作者。
- 春菲:春天的花朵。
- 平楚:平野,平林。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落照:落日的光輝。
- 燒後斷碑:指經過火燒後殘破的石碑。
- 遺鳥跡:指碑上殘留的鳥的痕跡,比喻碑文已模糊不清。
- 耕餘殘璧:耕作後剩下的殘破玉石,比喻殘破的文物或遺蹟。
- 蠶眉:形容眉毛細長如蠶。
- 泉分去路:泉水分流而去的路徑。
- 蕭蕭玉:形容泉水清澈如玉,聲音蕭蕭。
- 山聳歸雲:山峯高聳,雲霧繚繞,彷彿山峯歸入雲中。
- 簇簇旗:形容雲霧繚繞,如同簇擁的旗幟。
- 駐馬:停馬。
- 搔首:抓頭,撓發。有所思的樣子。
- 遠煙回雁:遠處的煙霧和回飛的雁羣。
翻譯
登上高臺,何必惋惜春花的凋零,眼前是平野和模糊的落日景象。 經過火燒的斷碑上殘留着鳥的痕跡,耕作後剩下的殘破玉石隱藏着細長的蠶眉。 泉水清澈,分流而去,聲音蕭蕭,山峯高聳,雲霧繚繞,彷彿歸入雲中。 停下馬來,我應該再抓抓頭,遠處的煙霧和回飛的雁羣,景色美得無法用詩句完全表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遠眺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燒後斷碑遺鳥跡,耕餘殘璧隱蠶眉」等句,巧妙地將歷史遺蹟與自然景色結合,展現了時間的痕跡和自然的變遷。結尾的「駐馬應需更搔首,遠煙回雁不勝詩」則抒發了詩人面對美景時的無限思緒和詩意盎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袁桷作爲元代詩人的高超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