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馬伯庸: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春思:春天的思緒或情感。
- 簡繼學: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洛花:洛陽的花,特指牡丹。
- 粟暈:像粟米一樣的光暈,形容花瓣上的顔色。
- 金縷:金色的線條,這裡形容花瓣上的紋理。
- 酥凝:像酥油凝固一樣的質感,形容花瓣的質地。
- 玉盃:玉制的酒盃,這裡形容花瓣的形狀或顔色。
- 飛紅:飄落的花瓣。
繙譯
洛陽的牡丹花成千上萬朵,每一朵都爲你盛開。 花瓣上的光暈像是排佈的金色線條,質地如同凝固的酥油,色澤如同玉盃中的美酒。 美麗的人兒騎馬而來,仙子般的人物抱著琴走來。 不要學那些隨風飄落的花瓣,一旦隨風而去,便再也喚不廻來。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洛陽牡丹爲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花的美麗與人的情感。詩中“洛花千萬朵,一一爲君開”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而“粟暈排金縷,酥凝爛玉盃”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牡丹的絢麗與高貴。後兩句通過“美人”與“仙子”的比喻,增添了詩的浪漫色彩,同時“莫學飛紅侶,隨風喚不廻”寓意深刻,告誡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輕易放棄。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春天和友情的贊美。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次韻虞伯生夜坐二首 其一 》 —— [ 元 ] 袁桷
- 《 送王繼學修撰馬伯庸應奉分院上都二首 其二 》 —— [ 元 ] 袁桷
- 《 飲酒雜詩 其四 》 —— [ 元 ] 袁桷
- 《 上京雜詠十首 》 —— [ 元 ] 袁桷
- 《 馬伯庸擬李商隱無題次韻四首 其四 》 —— [ 元 ] 袁桷
- 《 過揚州憶昔四首 其一 》 —— [ 元 ] 袁桷
- 《 次韻元復初春思三首 》 —— [ 元 ] 袁桷
- 《 童時侍先人泊京口旅樓一月正對江山樓繁麗特甚江津流民散處不可悉數今皆不復有追憶舊事因成絕句十首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