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藍堆翠撲:形容山巒青翠,層層疊疊。
- 銀浦:銀河。
- 龍伯:古代傳說中的巨人,這裏指開闢者。
- 蠶叢: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這裏指建立者。
- 紅霞抺額:形容天邊的紅霞如同塗抹在額頭上的色彩。
- 白石橫煙:白石在煙霧中若隱若現。
- 閒:同「閒」,悠閒。
- 仙掌:指仙人掌,這裏可能指某種植物。
翻譯
山巒青翠層層疊疊已有幾千年,銀河之上不知何人覆舟。 龍伯巨人遷來此地開闢新天地,蠶叢帝王因此得以登天。 紅霞如塗抹在將軍額上,白石在煙霧中若隱若現,幼婦安然入眠。 悠閒地與故人在池邊交談,摘下仙人掌嘗試清泉之水。
賞析
這首作品以玉泉寺爲背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神話傳說,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圖景。詩中「藍堆翠撲」與「銀浦覆船」形成對比,展現了自然的恆久與天界的神祕。後句借用「龍伯」與「蠶叢」的典故,表達了開闢與昇華的主題。結尾的「閒與故人池上語,摘將仙掌試清泉」則體現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親近。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送白教諭之昌邑 》 —— [ 明 ] 袁宏道
- 《 別恨篇爲方子公賦 》 —— [ 明 ] 袁宏道
- 《 和江進之寒山寺之作 其一 》 —— [ 明 ] 袁宏道
- 《 送周尚寶左遷海澄典史 》 —— [ 明 ] 袁宏道
- 《 和東坡梅花詩韻今年雪多梅開不甚暢爲花解嘲復以自解雲耳 》 —— [ 明 ] 袁宏道
- 《 新買得畫舫將以爲庵因作舟居詩 》 —— [ 明 ] 袁宏道
- 《 感懷作 》 —— [ 明 ] 袁宏道
- 《 偕朱非二入少林至初祖洞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