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日呈伯修

宛轉花如結,差池燕似知。 佳人炊壽餅,童子按新辭。 珠履散還聚,蘭膏盡復吹。 青軒紅麗蕊,第一好天時。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宛轉:曲折、纏繞的樣子。
  • 差池:不齊的樣子。
  • 炊壽餅:製作壽桃,一種用於慶祝生日的食品。
  • 珠履:裝飾有珍珠的鞋子,這裏指華貴的鞋子。
  • 蘭膏:香膏,這裏指香燭。
  • 青軒:青色的軒窗。
  • 紅麗蕊:紅色的美麗花蕊。

翻譯

花朵宛如精心編織的結,燕子飛翔時顯得有些不齊,似乎知曉了什麼。 美麗的女子正在製作慶祝生日的壽桃,孩童們則吟唱着新編的詞句。 華貴的鞋子散落又聚集,香燭燃盡又重新點燃。 青色的軒窗下,紅色的花蕊顯得格外美麗,這真是最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日慶典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節日的喜慶和生機。詩中「宛轉花如結」和「差池燕似知」以生動的比喻和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生命。後文通過「佳人炊壽餅」和「童子按新辭」等細節,進一步渲染了節日的歡樂氛圍。結尾的「青軒紅麗蕊」則以色彩的對比,強調了春日的美好和時光的珍貴。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和諧,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