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國寺同王章甫小修看月

涼月白霜階,光膩平於砥。 古木坐寒禽,寫影空窗裏。 牙刀劈沉心,雲母薰紅紙。 茶壚藏古云,一葉寒吹起。 角燈抽紫焰,凍花老瓶水。 滑波映琉璃,一片冷光死。 灰心伴夜彈,寒猧吠行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ǐ):磨刀石。
  • 沉心:指沉香,一種香木。
  • 雲母:一種鑛物,可用於制作窗戶紙。
  • (lú):古代用於煮茶的小火爐。
  • 凍花:指冰花。
  • (wō):小狗。

繙譯

涼爽的月光灑在白霜覆蓋的台堦上,其光滑細膩如同磨刀石一般平整。古老的樹木下,鳥兒靜靜地坐著,它們的影子在空曠的窗戶中描繪出幽靜的畫麪。用沉香木制成的刀劈開,雲母紙在燻香中泛紅。藏在古雲中的茶爐,一片茶葉被寒風吹起。角燈中抽出紫色的火焰,凍花在老瓶的水中綻放。光滑的波浪映照著琉璃,一片冷光顯得死寂。心灰意冷地伴著夜彈,寒夜中的小狗對著行人的腳步吠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而寒冷的夜晚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傳達出一種深沉的孤寂和冷清感。詩中運用了許多自然元素和日常物品,如月光、霜堦、古木、沉香、雲母紙等,搆建了一個既真實又富有詩意的空間。通過對光影、色彩的精細描繪,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使讀者倣彿置身於一個幽靜而神秘的夜晚,感受到那份獨有的甯靜與淒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