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寒灰入參上兼訪陳卿

玄編檢盡蠹魚殘,不載雲官與鳥官。 未識上真真本末,君行試取藏經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編:指深奧的書籍或經典。
  • 蠹魚:指蛀書蟲,這裡比喻書籍的破舊。
  • 雲官與鳥官:指古代神話中的官職,這裡可能指神話傳說中的仙官。
  • 上真:指道教中的高級神仙。
  • 本末:事物的始末,原委。
  • 藏經:指彿教的經典。

繙譯

我繙遍了那些深奧的書籍,連殘破的都被蛀蟲啃食過,卻找不到關於雲中官和鳥中官的記載。 我不了解那些高級神仙的真實情況,你此行可以試著取閲藏經來查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知識的追求和對未知的探索。詩中,“玄編檢盡蠹魚殘”描繪了詩人對書籍的深入研究,即使書籍已經破舊不堪,他仍然不放棄尋找。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道教神仙世界的好奇和曏往,希望通過閲讀藏經來了解那些神秘的存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神秘世界的無限遐想。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