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午節觀競渡

碧酣樓下水平溪,濯足池邊日正西。 橋上橋下人如蟻,只愁翻卻孟公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酣樓:樓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當地的一座樓閣。
  • 水平溪:指溪水平靜如鏡。
  • 濯足池:可能是一個供人洗腳的小池塘。
  • 孟公堤:堤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當地的一條堤壩。

翻譯

在碧酣樓下,溪水平靜如鏡,太陽正西下,我在池邊洗腳。橋上橋下的人羣密密麻麻,像螞蟻一樣,我只擔心他們會翻過孟公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夏日傍晚的景象,通過「碧酣樓」、「水平溪」、「濯足池」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閒適的氛圍。然而,「橋上橋下人如蟻」一句,突然打破了這種寧靜,引入了人羣的喧囂和擁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一句「只愁翻卻孟公堤」則表達了一種擔憂,擔心人羣的擁擠會導致堤壩的翻覆,增添了一絲緊張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觀察和獨特感受。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