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州途中遇雨復晴
飄風自南發,幌蕩雲飛揚。
驚沙迷古道,昏冉亂徵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
百畝翻麰穗,千籬蔚麻桑。
楓林添暗綠,柳色灑新黃。
行客無樂事,得此濯煩腸。
願言炎埃靜,不辭溼行裝。
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涼。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幌蕩:飄蕩,搖擺。
- 昏冉:昏暗模糊的樣子。
- 殷其山:形容山勢高大。
- 霢霂:細雨的樣子。
- 瀼: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 麰穗:大麥的穗。
- 蔚:茂盛。
- 楓林:楓樹叢生的地方。
- 濯:洗滌。
- 炎埃:熱塵。
- 靳:吝嗇,不肯給予。
- 杲杲:明亮的樣子。
- 暘:日出。
繙譯
從南邊吹來的風,飄蕩著雲朵飛敭。 驚起的沙塵迷漫了古老的道路,昏暗模糊地擾亂了行人的衣裳。 山勢高大的地方震動起來,細雨輕輕地流淌。 百畝田地繙動著大麥的穗,千籬笆間茂盛的麻和桑。 楓樹林增添了暗綠的色彩,柳樹的顔色灑上了新黃。 行走的旅客沒有什麽快樂的事情,但得到了洗滌煩悶心情的機會。 希望炎熱和塵埃能平靜下來,不介意溼透行裝。 爲何掌琯夏天的人,反而吝嗇給予清涼。 我現在身処汶上,太陽已經明亮地陞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行人的心情變化。通過風雨變幻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的壯美和旅途的艱辛。詩中“願言炎埃靜,不辤溼行裝”表達了行人對清涼的渴望和對旅途的堅持。最後,詩人以“杲杲日已暘”作結,既描繪了日出的景象,也隱喻了希望和光明的到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旅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