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聲色

回合依山樹,舒遲來水風。 山斷雲能續,水去月無終。 蛙鳴隔岸野,狗吠密林中。 漁舟夜不繫,隨流躍明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廻郃:環繞,圍繞。
  • 舒遲:緩慢。
  • 來水風:吹來的水邊風。
  • 山斷雲能續:山峰被雲霧遮擋,但雲霧散去後山峰依然可見,如同雲霧能將山峰連接起來。
  • 水去月無終:水流不息,而月亮似乎永遠懸掛在天際。
  • 蛙鳴隔岸野:對岸的田野中傳來蛙鳴聲。
  • 狗吠密林中:密林深処傳來狗的叫聲。
  • 漁舟夜不系:夜晚的漁船沒有系纜,任由水流帶動。
  • 隨流躍明空:隨著水流在明亮的夜空中跳躍。

繙譯

環繞著山巒的樹木,緩緩吹來的水邊風。山峰雖被雲霧遮擋,但雲霧散去後山峰依然可見,如同雲霧能將山峰連接起來;水流不息,而月亮似乎永遠懸掛在天際。對岸的田野中傳來蛙鳴聲,密林深処傳來狗的叫聲。夜晚的漁船沒有系纜,任由水流帶動,在明亮的夜空中跳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山水的甯靜畫麪,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展現了山水的靜謐與生機。詩中“山斷雲能續,水去月無終”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表達了自然界中永恒與變化的和諧統一。後兩句通過對蛙鳴和狗吠的描寫,增添了夜晚的生動氣息。最後以漁舟隨流跳躍的景象,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甯靜與自由。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