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

女主武王兆既成,淳風祕記果非假。 制驄才人少有名,揚蛾出寺歸黃瓦。 收斛初聞易婦言,投甕翻因心院惹。 君之麀聚本妖迷,宮不畜貓爲梟也。 垂簾以後二聖成,光宅從茲代天下。 傷心一蔓盡黃臺,無賴千僧居白馬。 銅匭朝懸告密開,羅經夕就全人寡。 袞冕初瞻萬像神,羽衣還爲六郎寫。 殺牛人畫已俱焚,控鶴蓮花方並冶。 青朱仕宦漫登臺,赤族周來終接踝。 漏盡鐘鳴天意回,桃紅李白公門閜。 五王謀就二兇除,八字眉衰上陽啞。 誰留產祿更燃灰,點籌和事何瀟灑。 天星散落桑條折,嫵媚前袪難再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制驄 (zhì cōng):指製作馬具。
  • 揚蛾 (yáng é):指揚起眉毛,形容得意或憤怒的樣子。
  • 投甕 (tóu wèng):指投入甕中,比喻陷入困境。
  • 麀聚 (yōu jù):指鹿羣聚集。
  • 梟也 (xiāo yě):指梟鳥,比喻兇猛或不祥之物。
  • 光宅 (guāng zhái):指光明照耀的居所,比喻國家或朝廷。
  • 黃臺 (huáng tái):指黃色的臺階,比喻皇宮或朝廷。
  • 無賴 (wú lài):指無恥或無理取鬧的人。
  • 銅匭 (tóng guǐ):指銅製的匣子,用於存放重要文件。
  • 袞冕 (gǔn miǎn):指古代帝王的禮服和冠冕。
  • 羽衣 (yǔ yī):指用羽毛製成的衣服,比喻神仙或道士的服飾。
  • 控鶴 (kòng hè):指控制仙鶴,比喻掌握神仙或道士的能力。
  • 赤族 (chì zú):指被滅族的家族。
  • 接踝 (jiē huái):指腳踝相接,比喻緊密相連。
  • 桃紅李白 (táo hóng lǐ bái):指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好的景象。
  • 五王 (wǔ wáng):指五位王爺。
  • 八字眉 (bā zì méi):指眉毛呈八字形,比喻人的相貌。
  • 上陽啞 (shàng yáng yǎ):指上陽宮的啞巴,比喻無法發聲或表達。
  • 點籌 (diǎn chóu):指點算籌碼,比喻計算或安排。
  • 和事 (hé shì):指調解糾紛或處理事務。
  • 桑條折 (sāng tiáo zhé):指桑樹枝條折斷,比喻事物受到破壞。
  • 嫵媚 (wǔ mèi):指姿態柔美,引人喜愛。

翻譯

女主武王的預兆已經成真,淳風的祕密記錄果然不是假的。製作馬具的才人少有名聲,揚起眉毛走出寺廟歸於黃瓦之下。初次聽說收斛易婦的言語,投入甕中翻轉因心院而惹起。君王的鹿羣聚集本是妖異的迷惑,宮中不養貓因爲梟鳥的存在。垂簾之後二聖成就,光宅從此代管天下。傷心的是一蔓黃臺盡,無賴的千僧居於白馬。銅匭早晨懸掛告密開啓,羅經晚上完成全人稀少。初次瞻仰萬像神,羽衣還爲六郎描繪。殺牛人的畫已全部焚燬,控鶴蓮花方並冶煉。青朱仕宦漫登臺,赤族周來終接踝。漏盡鐘鳴天意迴轉,桃紅李白公門開放。五王謀就二兇除去,八字眉衰上陽啞。誰留產祿更燃灰,點籌和事何等瀟灑。天星散落桑條折斷,嫵媚前袪難再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武后時期的政治風雲和宮廷生活,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武后的權謀和宮廷的複雜關係。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徵和隱喻,如「黃臺」、「銅匭」、「羽衣」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歷史感。同時,通過對宮廷人物和事件的描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心向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歷史的再現,也是對人性深層次的探討。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