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辭

長夜悠悠白日迷,悲哉秋之爲氣乃風爲。窈谷彷徨飛葉舞,平原煙邑野雲垂。 已入深閨撩遠夢,還依絕塞起關思。登臨忽就幽人怨,流年翻生壯士悲。 壯士幽人多惋慨,深閨絕塞易驚痗。古今搖落出秋心,心心強半皆風碎。 獨有酒在歌筵不易憂,至於人沉宦海不可浮。何愛能分歡喜席,何利能關富貴謀。 故鄉思蓴聞一嘆,汾河哀棹見中流。於戲恍悢兮秋聲,乃無根而縱橫。 交關塞之魂夢,深士女之性情。揚詩騷之陶鬱,愴時序之送迎。 不顧蕩蕩帝王胸,興亡老壯樂悲同。征夫思婦無窮止,哀傷羣怨與時終。 此外之人難爲力,惟有黠貪與愚愎。九十秋風彼百惑,於戲大塊將黯默。 竊歌此辭助秋吟,迴風下土盡悲音。平原窈谷欲飛襟,吹徹千古萬下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窈谷 (yǎo gǔ):幽深的山谷。
  • 煙邑 (yān yì):煙霧籠罩的樣子。
  • 驚痗 (jīng mèi):驚恐憂愁。
  • 於戲 (yú xì):感嘆詞,相當於「啊」或「唉」。
  • 恍悢 (huǎng liàng):模糊不清的樣子。
  • 陶鬱 (táo yù):陶醉而鬱鬱蔥蔥。
  • 愴時序 (chuàng shí xù):悲傷地看着時間的流逝。
  • 黯默 (àn mò):黯淡無光。

翻譯

長夜漫漫,白日似乎也迷失了方向,秋天帶來的氣息,正是那悲涼的風。幽深的山谷中,落葉隨風飛舞,平原上煙霧籠罩,野雲低垂。

這秋風已深入閨房,撩起了遠方的夢,又依稀喚醒了邊塞的思緒。登高望遠,忽然激起了隱士的怨恨,歲月的流轉也使壯士感到悲哀。

壯士和隱士都充滿了感慨,深閨和邊塞的人容易感到驚恐憂愁。從古至今,秋天的蕭瑟都源於內心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多半被秋風所破碎。

唯有酒和歌聲能讓人在宴席上不易感到憂愁,而人一旦沉溺於官場,就無法自由浮沉。什麼能分享喜悅的席位,什麼能關乎富貴的謀劃。

思念故鄉,聽到蓴菜的消息,只能嘆息;在汾河上,看到船隻中流,感到悲哀。啊,秋聲模糊不清,卻無根無據地縱橫交錯。

它與邊塞的夢境交織,深深觸動着士女的情感。它揚起了詩騷的陶醉,悲傷地看着時間的流逝。

它不顧帝王的胸懷,無論是興亡、老壯、樂悲,都是一樣的。征夫和思婦的思念無止境,哀傷和羣怨隨着時間而終結。

除此之外的人難以有所作爲,只有狡猾貪婪和愚昧自大。九十天的秋風帶來百種困惑,啊,大地將變得黯淡無光。

我偷偷地唱這首歌來助長秋天的吟唱,迴風下的土地充滿了悲音。平原和幽谷都想要飛翔,吹過千古萬下的心靈。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風爲線索,深刻描繪了秋天的悲涼和人們內心的感慨。詩中通過對長夜、白日、秋風、飛葉、煙邑、野雲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深沉的秋意和哀愁的氛圍。同時,通過對壯士、幽人、深閨、絕塞等人物的描寫,展現了秋天對人們情感的深刻影響。詩中「古今搖落出秋心,心心強半皆風碎」一句,更是將秋天的蕭瑟與人們內心的破碎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對秋天深刻的感悟和對人生無常的哀嘆。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秋天抒懷之作。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