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定齋中別諸社友時餘有內人之戚
一竿直出帝城煙,馬首弓塵僅一年。
倦鳥早辭燕樹雪,間花又上武溪船。
伯鸞未得偕妻隱,和靖終當伴鶴眠。
白盡頭顱應不返,青溪山下有鳴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內人之戚:指妻子的喪事。
- 一竿直出帝城煙:形容離開京城的景象,一竿可能指船桅,直出表示直接離開,帝城煙指京城的繁華景象。
- 馬首弓塵:指騎馬奔走,弓塵形容塵土飛揚,這裏指奔波勞碌的生活。
- 倦鳥:比喻疲憊的旅人。
- 燕樹雪:燕地的雪,燕指古代燕國,今河北一帶。
- 武溪船:指乘船經過武溪,武溪可能是指某條河流。
- 伯鸞: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這裏比喻自己。
- 偕妻隱:與妻子一同隱居。
- 和靖:和平安寧的境地。
- 伴鶴眠:與鶴爲伴,形容隱居生活的寧靜。
- 白盡頭顱:形容年老,頭髮全白。
- 青溪山:指隱居的地方。
- 鳴泉:流水聲,形容隱居地的寧靜與生機。
翻譯
我像一竿船桅直直地離開了繁華的京城,騎馬奔波,塵土飛揚,這樣的生活僅僅持續了一年。 疲憊的旅人早已告別了燕地的雪,而現在,閒適的花兒又隨着我登上了武溪的船。 我雖如伯鸞未能與妻子一同隱居,但最終我將在和平安寧之地,與鶴爲伴,安然入眠。 即使頭髮全白,我也不會再返回,青溪山下,有那潺潺的鳴泉,是我隱居的所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一竿直出帝城煙」和「馬首弓塵」描繪了詩人離開繁華京城,奔波勞碌的生活狀態,而「倦鳥」、「燕樹雪」、「武溪船」則進一步以旅途的疲憊和自然景象來象徵詩人的心境。後兩句通過「伯鸞未得偕妻隱」和「和靖終當伴鶴眠」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即使未能與妻子一同隱居,也希望能找到一個和平安寧的地方,與自然爲伴。最後兩句「白盡頭顱應不返,青溪山下有鳴泉」則堅定了詩人隱居不返的決心,青溪山下的鳴泉成爲了他心中理想的隱居之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繁華的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