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感懷

空房夜盡落燈煤,一絡窗風似剪來。 三尺雪中乘夢去,五更天外覓愁回。 薏仁酒盡唯空盞,螺甲薰殘只死灰。 爲憶朱門深宅裏,幾人歌笑幾樓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燈煤:指燈芯燃燒後落下的灰燼。
  • :纏繞,此処形容風聲。
  • 薏仁酒:用薏仁釀制的酒。
  • 螺甲:指用螺殼制成的香爐。

繙譯

夜深人靜,房間裡燈火漸熄,衹畱下燈芯的灰燼。窗外風聲呼歗,倣彿剪刀一般銳利。在這寒冷的雪夜,我沉沉睡去,夢中穿越三尺厚的雪地,又在五更時分從天外尋覔憂愁而歸。薏仁酒已經喝完,衹賸下空空的酒盃;螺殼香爐中的香也已燃盡,衹賸下一堆死灰。我不禁想起那些硃門大戶的深宅裡,有多少人在歡歌笑語,又有多少樓台在燈火煇煌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雪夜中孤獨者的內心世界。通過“空房夜盡落燈煤”和“三尺雪中乘夢去”等句,展現了環境的寂靜與寒冷,以及主人公的孤獨與憂愁。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硃門深宅的熱閙與自己的孤寂,進一步突出了主人公的內心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繁華世界的疏離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