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黃道元

蹤跡頻頻至,鄰僧個個知。 會多嫌話少,坐久畏驢飢。 說虎歸途快,懷鴛夜夢癡。 一燈禪榻下,睡著小沙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ín):頻繁,多次。
  • :相聚。
  • :不滿,覺得。
  • :擔心。
  • 驢飢:驢子餓了。
  • 說虎:談論老虎,可能指談論冒險或刺激的事情。
  • 歸途快:回家的路上心情愉快。
  • 懷鴛:懷抱鴛鴦,比喻思念愛人。
  • 夜夢癡:夜晚做夢時心情癡迷。
  • 禪榻:禪宗僧人打坐或睡覺的牀。
  • 小沙彌:年輕的和尚,通常指未成年的小和尚。

翻譯

我頻繁地來到這裏,鄰近的僧人們都已熟知。 相聚時總覺得話語太少,坐久了又擔心驢子會餓。 談論起老虎,回家的路上心情愉快, 夜晚夢見懷抱鴛鴦,心情癡迷。 在禪榻下,一盞燈旁, 睡着了那個小沙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頻繁訪問寺廟,與僧人們相聚的情景。詩中通過「會多嫌話少」表達了詩人對交流的渴望,而「坐久畏驢飢」則巧妙地以驢子的飢餓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臨近。後兩句「說虎歸途快,懷鴛夜夢癡」則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冒險與浪漫情懷。最後,詩人在禪榻下看到小沙彌入睡,這一幕增添了寧靜與禪意,反映了詩人對寺廟生活的留戀和對簡單生活的嚮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