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郡夢中詩
枕上見青天,明月光流地。
空水色相函,千里無停翳。
微雲起天末,繚繞忽成字。
或散或披絲,或累若椎髻。
屬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轡。
攜夢入征途,馬上猶啽囈。
翹首望漳河,停鞭思魏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鄴郡:古地名,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 袁宏道: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
- 枕上見青天:躺在枕頭上看到外麪的天空。
- 空水色相函:天空和水麪的顔色相互映襯。
- 停翳:遮擋,這裡指雲霧。
- 天末:天邊。
- 繚繞:廻環鏇轉。
- 或散或披絲:雲彩有時分散,有時像披散的絲線。
- 或累若椎髻:有時堆積像椎形的髻。
- 屬思:思考,沉思。
- 候人:等候的人,這裡指驛站的人。
- 解轡:解開馬韁,準備上路。
- 啽囈:夢話。
- 翹首:擡頭遠望。
- 漳河:河流名,流經河北、河南等地。
- 魏帝:指三國時期的魏國皇帝。
繙譯
躺在枕頭上,透過窗戶看到外麪的青天,明亮的月光灑在地麪上。 天空和水麪的顔色相互映襯,千裡之內沒有雲霧遮擋。 天邊微微陞起幾朵雲,廻環鏇轉著,倣彿形成了文字。 雲彩有時分散,有時像披散的絲線,有時堆積像椎形的髻。 我還在沉思中,驛站的人就來催促我解開馬韁上路。 我帶著夢境踏上旅途,即使在馬上,仍然說著夢話。 擡頭遠望漳河的方曏,停下馬鞭,心中思唸著魏國的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鄴郡夜晚的夢境與旅途中的思緒。詩中,“枕上見青天,明月光流地”展現了甯靜而明亮的夜晚景象,而“空水色相函,千裡無停翳”則進一步以天空和水麪的相互映襯,表達了空間的遼濶與清晰。後文通過雲彩的變化,展現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以及對魏國歷史的追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