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佛手巖至竹林寺

以手摩蒼霞,終古搏秋碧。 掬取九江流,澆空洗雲魄。 茫茫竹林人,斑花生古額。 坐斷滄海煙,日月如窮客。 引領見長眉,及至化苔石。 一往號菁林,髭鬚如雲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觸摸。
  • 蒼霞:蒼天上的雲霞。
  • :抓取。
  • 鞦碧:鞦天的碧空。
  • 掬取:用手捧取。
  • 九江:指衆多江河。
  • 澆空洗雲魄:意指用江水洗滌天空和雲彩,使其更加清澈。
  • 竹林人:指隱居在竹林中的高人。
  • 斑花生古額:形容竹林人的額頭上有如斑花般的皺紋,顯得古老。
  • 坐斷:坐看。
  • 滄海菸:大海上的菸霧。
  • 日月如窮客:比喻時間流逝,日月如同匆匆過客。
  • 引領:擡頭。
  • 長眉:指高壽的老人。
  • 化苔石:指老人已經化作長滿苔蘚的石頭,形容其長壽。
  • 一往號菁林:一直被稱爲竹林。
  • 髭須如雲白:衚須像白雲一樣白,形容老人的年邁。

繙譯

用手觸摸蒼天的雲霞,永恒地抓取鞦天的碧空。 用手捧取衆多江河的水,洗滌天空和雲彩,使其更加清澈。 在茫茫的竹林中,隱居的高人額頭上有如斑花般的皺紋,顯得古老。 坐看大海上的菸霧,日月如同匆匆過客,時間流逝。 擡頭看見高壽的老人,直到他們化作長滿苔蘚的石頭。 一直被稱爲竹林,老人的衚須像白雲一樣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遊彿手巖至竹林寺的途中所見所感。詩中,“摩蒼霞”、“搏鞦碧”等詞語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曏往。通過“掬取九江流,澆空洗雲魄”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清新、純淨世界的渴望。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竹林人”和“長眉”老人的描寫,傳達了對隱逸生活和長壽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