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君超徼集章臺以看花臺爲韻

碧筱當煙出,朱華帶渚看。 佳人吳笑語,公子晉衣冠。 始覺歡場盛,爭言雅道難。 經時覓快友,才得許如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君超: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徼集章臺:徼(jiǎo),巡查;章臺,古代長安的一條街道,以繁華著稱。
  • 看花臺:賞花的地方。
  • 碧筱:碧綠的竹子。
  • 朱華:紅色的花朵。
  • 吳笑語:吳地的方言和笑聲,這裏指吳地的女子。
  • 晉衣冠:晉代的服飾,這裏指穿着華麗的人。
  • 歡場:歡樂的場所。
  • 雅道:高雅的談吐或行爲。
  • 經時:經過一段時間。
  • 許如蘭:如蘭花般美好的許諾或朋友。

翻譯

碧綠的竹子在煙霧中若隱若現,紅色的花朵在河渚旁引人注目。美麗的吳地女子用方言談笑,穿着華麗晉代服飾的公子們顯得風度翩翩。這場景讓我感到歡樂的氛圍十分濃厚,人們爭相談論着高雅的話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我終於找到了像蘭花一樣美好的朋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賞花的歡樂場景,通過「碧筱」、「朱華」等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吳笑語」、「晉衣冠」等人文元素的融入,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春意和人們的歡樂心情。詩中「歡場盛」與「雅道難」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歡樂與高雅並存的嚮往。結尾的「許如蘭」則寄託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