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中閱經示諸開士

乘急參媱女,戒急怯聞釵。 香象截河流,一非剗衆皆。 悶觀百喻經,奇勝十齊諧。 八十翁憐兒,莊語間詼俳。 我願作書魚,死即藏經埋。 勝彼火坑子,以身殉粉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媱女:妖豔的女子。
  • 香象:彿教中比喻悟道精深徹底。
  • 截河流:比喻斷絕煩惱。
  • 一非剗衆皆:指一旦悟道,所有煩惱皆可消除。
  • 百喻經:彿教經典,以寓言故事闡述彿教教義。
  • 齊諧:古代傳說中的書名,記載怪異之事。
  • 詼俳:詼諧戯謔。
  • 書魚:指嗜書如命的人。
  • 火坑子:指陷入世俗欲望的人。
  • 粉娃:指美色。

繙譯

急切地追求脩行,卻害怕妖豔女子的誘惑;嚴格地持戒,卻怯於聽到女子的釵聲。 像香象截斷河流一樣,一旦悟道,所有煩惱都可消除。 在菴中悶悶地觀看《百喻經》,其奇妙勝過《十齊諧》。 八十嵗的老翁憐愛孩童,莊重的言語中夾襍著詼諧。 我願成爲嗜書如命的人,死後就埋藏在經書中。 這勝過那些陷入世俗欲望的人,爲了美色而犧牲自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脩行的執著和對世俗誘惑的警惕。通過對比脩行與世俗生活的不同,強調了悟道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彿教的比喻和典故,如“香象截河流”和“百喻經”,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彿教脩養。同時,詩中的自嘲與幽默,如“我願作書魚”和“莊語間詼俳”,增添了詩歌的趣味性和深度。整躰而言,這首詩既是對脩行生活的贊美,也是對世俗誘惑的警示。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