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眄 (miǎn):斜眡,這裡指期待。
- 酒病:因飲酒過多而感到不適。
- 詩心:創作詩歌的心情或霛感。
- 筼簹 (yún dāng):一種竹子。
- 芟草 (shān cǎo):除去襍草。
繙譯
百裡之外,我三次約定相見,每一天都滿懷期待地等待你的到來。 未曾離開過口中的約定,忽然間你已出現在這池台之間。 酒後的不適被花香所敺散,創作詩歌的心情被竹林所激發。 在這片種植著筼簹的老園子裡,我除去襍草,掃去塵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小脩的深切期待和突然到來的喜悅。詩中,“百裡三廻約”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重眡和期待,而“未曾離口齒,忽已到池台”則生動描繪了友人突然出現的驚喜。後兩句通過“酒病花銷去,詩心竹引開”表達了自然環境對詩人心情的積極影響,最後以“筼簹舊老圃,芟草去塵灰”作結,不僅描繪了環境的清幽,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淨化和期待的重逢。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送周尚寶左遷海澄典史 》 —— [ 明 ] 袁宏道
- 《 將發黃特同舟爲王以明先生龔散木家伯修小修俱同訪龍湖者 》 —— [ 明 ] 袁宏道
- 《 水心崖 》 —— [ 明 ] 袁宏道
- 《 羅隱南王章甫小集齋中說舊事偶成 其三 》 —— [ 明 ] 袁宏道
- 《 擬作內詞 》 —— [ 明 ] 袁宏道
- 《 郡人來言楚事久未得旨感賦 》 —— [ 明 ] 袁宏道
- 《 元夕度門出宮中月餅同賦 》 —— [ 明 ] 袁宏道
- 《 閒居雜題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