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伯園亭看芍藥開至數十萬聊述數絕以紀其盛兼贈主人

雪色玲瓏照地華,飛觥走兕疾如車。 等閒倒卻春三甕,未了東軒士角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觥走兕:形容宴會上飲酒作樂的情景,觥(gōng)是古代的一種酒器,兕(sì)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這裏比喻酒杯飛快傳遞,酒宴熱鬧非凡。
  • 春三甕:指春天的美酒,甕(wèng)是古代盛酒的陶器。
  • 東軒:指東邊的窗戶或走廊,軒(xuān)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結構,常指有窗的長廊或小室。
  • 士角花:指芍藥花,因其花瓣似士人的角巾,故有此稱。

翻譯

雪白玲瓏的芍藥花盛開,照亮了整個園地,如同璀璨的華彩。宴會上,酒杯飛快傳遞,熱鬧非凡,如同疾馳的車輛。

我們輕鬆地喝倒了三甕春天的美酒,卻還未盡興,東邊的窗戶下,芍藥花依舊盛開,似乎在訴說着無盡的春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惠安伯園亭中芍藥盛開的壯觀景象,以及宴會上的熱鬧氛圍。詩中「雪色玲瓏照地華」一句,既形容了芍藥花的潔白美麗,又暗喻了其盛開之盛況。後兩句則通過酒宴的描寫,展現了賓主盡歡的場面,同時以「未了東軒士角花」作結,既表達了芍藥花盛開的持久,也隱含了對春天無盡生機的讚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袁宏道對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動的熱愛與讚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