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王章甫陳公弼登黃鶴樓

江流千頃蹙雲煙,樓閣雖高不似前。 畫板朱檐遮取盡,爭教容納好山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é):一同,一起。
  • 王章甫陳公弼: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座著名古樓,歷史悠久,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 (cù):聚集,壓縮。
  • 朱檐:紅色的屋檐。
  • 爭教:怎麼能讓。

翻譯

江水波濤洶涌,雲煙繚繞,高樓雖然聳立,卻不如往昔。 彩繪的樓板和紅色的屋檐遮擋了所有視線,怎麼能讓它容納下這美好的山川景色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朋友一同登上黃鶴樓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江流千頃蹙雲煙」一句,以壯闊的江景開篇,展現了江水的浩渺和雲煙的繚繞,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畫卷。然而,「樓閣雖高不似前」,作者感嘆眼前的黃鶴樓雖然高大,卻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後兩句「畫板朱檐遮取盡,爭教容納好山川」,則表達了作者對於現代建築遮擋自然美景的遺憾,透露出對古樸自然之美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嚮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