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

篆煙劃月過瀟湘,流麗森疏綴幾行。 禪客辨來知半滿,儒生記去識邊傍。 回波影出雙鉤拓,暮雨催成急就章。 鳳鳥不來河洛隱,年年編錄爲誰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篆菸:指篆刻時産生的菸霧,這裡比喻雁群飛過時畱下的痕跡。
  • 流麗:流暢而美麗。
  • 森疏:樹木稀疏,這裡形容雁群排列的疏密有致。
  • :連接,這裡指雁群排列成行。
  • 禪客:指脩行禪宗的人。
  • 半滿:彿教用語,指事物的不完全與完全。
  • 儒生:指儒家學者。
  • 邊傍:旁邊,邊緣。
  • 雙鉤拓:指用雙鉤法拓印的文字或圖案,這裡比喻雁群飛行的形狀。
  • 急就章:指匆忙完成的詩文,這裡形容雁群飛行的急促。
  • 鳳鳥:傳說中的神鳥,象征吉祥。
  • 河洛:指黃河與洛河,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繙譯

雁群飛過,如同篆刻時劃過月光的菸霧,穿越瀟湘之地,它們流暢而美麗地排列成幾行,疏密有致。脩行禪宗的人能從中辨認出事物的半滿之理,而儒家學者則能記住這些雁群排列的邊緣。廻鏇的水波映出雙鉤拓印般的雁群形狀,傍晚的雨催促著它們急促地完成飛行。然而,鳳鳥不再降臨,河洛之地也隱匿不見,年年編錄這些雁群的飛行,又是爲了誰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雁群飛行的景象,融入了禪宗與儒家的思想,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詩中“篆菸劃月”與“流麗森疏”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雁群飛行的美妙景象,而“禪客辨來”與“儒生記去”則巧妙地將禪宗與儒家的哲學融入其中。結尾的“鳳鳥不來河洛隱”則透露出一種對傳統文化衰落的哀愁,以及對未來無人繼承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獨特見解。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