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燕邸詠懷十詩各系以題思古
元化亦多年,聖愚相介佋。
天地未及區,馮生交雜嬲。
不有持運人,憒憒失昏曉。
萬欲雕至精,一事誰能了。
羲皇遂巳徂,虞夏遂已邈。
治忽不關民,所關民壽夭。
大亂蠻夷猾,次則奸賊擾。
春秋稱近古,荊戎亦紛繚。
千年漢及宋,純化未全肇。
其餘閏統分,寄權皆淺少。
君雄相啖食,異類居中矯。
風雲無氣色,江河同滔淼。
大哉開天主,方將日月皎。
歷歷數乾坤,獨此聖功表。
繩繩及今日,鹹若偕魚鳥。
纖鱗仰波餘,弱翮隨飆杪。
寤寐慰升沉,歌風庶可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化:指天地的自然變化。
- 介佋:間隔,分離。
- 馮生:指馮夢龍,明代文學家,此處泛指文人。
- 嬲:糾纏,打擾。
- 持運人:掌握命運的人。
- 憒憒:糊塗,不明事理。
- 羲皇:指伏羲,古代傳說中的帝王。
- 虞夏:指虞舜和夏禹,古代賢明的帝王。
- 治忽:治理和忽視。
- 蠻夷猾:指邊疆的蠻族作亂。
- 奸賊擾:指內部的奸詐之徒擾亂。
- 荊戎:指春秋時期的楚國。
- 閏統分:指不正常的統治,如篡位等。
- 寄權:暫時掌握權力。
- 啖食:吞噬,比喻互相爭鬥。
- 中矯:中間的矯正,指在混亂中尋求秩序。
- 風雲無氣色:比喻時局不明朗。
- 江河同滔淼:比喻歷史的長河。
- 開天主:指開創新天地的領袖。
- 聖功表:指聖人的功績。
- 繩繩:連續不斷。
- 鹹若偕魚鳥:如同魚鳥一樣和諧共處。
- 纖鱗:細小的魚鱗,比喻微小的事物。
- 弱翮:弱小的翅膀,比喻力量微弱。
- 寤寐:醒着和睡着,比喻日夜思考。
- 歌風:指歌頌時代的風氣。
翻譯
天地自然的變化已有多年,聖人和愚者相互間隔分離。天地之間尚未有明確的區分,文人之間相互糾纏打擾。如果沒有掌握命運的人,人們就會糊塗不明事理,失去對黑夜和白晝的區分。萬物都追求至精至純,但這一件事誰能完全做到呢?伏羲和虞舜、夏禹的時代已經遙遠。治理和忽視與民衆無關,但與民衆的壽命長短有關。大亂是由於邊疆的蠻族作亂,其次是內部的奸詐之徒擾亂。春秋時期被稱爲近古,楚國也是紛亂繚繞。千年來,漢朝和宋朝的純正教化尚未完全開始。其餘的不正常統治,暫時掌握權力的時間都很短暫。君王和英雄互相爭鬥,異類在中間尋求秩序。時局不明朗,歷史的長河同滔滔不絕。偉大的開創新天地的領袖,如同日月一樣明亮。歷數乾坤,只有聖人的功績最爲顯著。連續不斷至今日,如同魚鳥一樣和諧共處。微小的事物依賴波浪,弱小的力量隨風飄揚。日夜思考以慰藉升沉,歌頌時代的風氣或許可以繼承。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長河的回顧,表達了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思考。詩中,郭之奇以天地自然的變化爲背景,探討了聖人與愚者、治與亂、純化與混沌等對立統一的關係。他通過對伏羲、虞舜、夏禹等古代賢君的懷念,以及對春秋、漢宋等歷史時期的評價,展現了對歷史發展的獨到見解。詩的最後,郭之奇表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嚮往,以及對未來能夠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