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閩學辭朝

遂辭金馬闕,遠向釣龍臺。 拜稽重俯伏,自嘆臣不才。 謬入承明席,未逢宣室開。 放逐從郎署,隱忍受駑駘。 淟顏稱司屬,率意忘疑猜。 簿書雖瑣屑,禮樂尚恢恢。 在公念寅直,退食屢徘徊。 庶補微臣過,依稀萬國來。 釐剔蒙皇獎,癡勞不自哀。 所信惟官守,何知有仕媒。 十載長安道,鮮睹侯門儓。 但羞楚艾服,豈惜漢薪堆。 祇今承簡冊,往作鑄人錘。 如臣謀已拙,於人何所裁。 以茲久怵惕,兼懷別帝陔。 耿耿孤丹矢,從此日欽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馬闕(jīn mǎ què):指皇宮。
  • 釣龍臺:傳說中的地名,象徵着遠大的志向或隱逸的生活。
  • 拜稽(bài qǐ):古代的一種禮節,表示尊敬。
  • 承明席:指皇帝的座位,這裏指接近皇帝的機會。
  • 宣室:指皇帝的宮室,這裏指皇帝的召見。
  • 郎署:古代官署名,指官員的辦公地點。
  • 駑駘(nú dài):指劣馬,比喻才能低下。
  • 淟顏(tiǎn yán):指羞愧的臉色。
  • 司屬:指官員的下屬。
  • 簿書:指文書工作。
  • 寅直(yín zhí):指勤勉盡職。
  • 退食:指退朝後回家吃飯。
  • 釐剔(lí tī):指整頓、改革。
  • 仕媒:指官場中的推薦和提拔。
  • 侯門儓(hóu mén tái):指高官顯貴的門第。
  • 楚艾服:指楚國的服飾,這裏比喻卑微的身份。
  • 漢薪堆:指漢代的柴堆,比喻低賤的工作。
  • 簡冊:指書籍,這裏指接受任命的文書。
  • 鑄人錘:比喻教育或培養人才的工作。
  • 怵惕(chù tì):指恐懼和警惕。
  • 帝陔(dì gāi):指皇帝的臺階,這裏指離開皇帝的身邊。
  • 孤丹矢:指孤獨的忠誠。

翻譯

於是辭別了皇宮,遠赴釣龍臺。再次俯身行禮,自嘆無才。曾誤入皇帝的座位旁,卻未曾得到皇帝的召見。被放逐到郎署,忍受着劣馬般的待遇。羞愧地擔任司屬,卻率真地無所猜疑。文書工作雖瑣碎,禮樂制度卻宏大。在公職上勤勉盡職,退朝後常徘徊不前。希望能彌補微臣的過失,彷彿萬國來朝。整頓改革得到皇帝的讚賞,雖辛苦卻不自哀。只信任官職的職責,不知官場中的推薦。十年來在長安的道路上,很少見到高官顯貴的門第。只羞愧於卑微的身份,豈會憐惜低賤的工作。如今接受任命,前往鑄造人才。如我這般拙劣的謀劃,對他人又有何裁決。因此長時間感到恐懼和警惕,同時懷念離開皇帝的身邊。孤獨的忠誠始終如一,從此日復一日地敬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反思和對忠誠的堅持。詩中,詩人通過對自己官場經歷的回顧,展現了一種既自謙又自強的態度。他雖然自嘆無才,但對官職的職責有着堅定的信念,不隨波逐流,不追求權勢。詩人的忠誠和正直在詩中得到了強調,即使在複雜的官場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原則和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品德和官場道德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