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賢祠成詩以志之六賢者寇蘇蘇李趙胡
詩云景行止,不朽立三爾。
我觀宋室賢,投荒接踵肩。
未能召寇老,安得天下好。
海角求二蘇,眉山草木枯。
中興失李趙,炎興孰建紹。
南朝一丈夫,終歸忠簡胡。
悠悠五百歲,此日明開繼。
千載一堂孚,聞風誰與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景行:高尚的德行。
- 止:停止,這裏指達到極致。
- 不朽: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 立三:指立德、立功、立言,古代儒家認爲的三種不朽之事。
- 宋室賢:指宋朝的賢人。
- 投荒:流放到邊遠荒涼的地方。
- 召寇老:指召公,周朝初年的賢臣,這裏比喻賢能的官員。
- 海角:天涯海角,極遠的地方。
- 眉山:地名,蘇軾的故鄉。
- 草木枯:比喻人才凋零。
- 中興:指國家由衰落而復興。
- 李趙:指李綱和趙構,宋朝的重要人物。
- 炎興:指宋朝的復興。
- 建紹:建立和繼承,指國家的建設和傳承。
- 南朝:指宋朝。
- 一丈夫:指一個有作爲的人。
- 忠簡胡:指胡銓,宋朝的忠臣。
- 悠悠:長久。
- 五百歲:指五百年。
- 明開繼:明確地繼承和發揚。
- 一堂孚:指一羣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
- 聞風:聽到風聲,指受到啓發或影響。
翻譯
詩中提到,仰慕高尚的德行直至極致,立德、立功、立言是不朽的事業。我觀察宋朝的賢人,他們接連被流放到荒涼之地。如果不能召回像召公那樣的賢臣,天下怎能變得更好?在天涯海角尋找蘇軾兄弟,眉山的草木都因人才凋零而枯萎。宋朝的中興失去了李綱和趙構,炎興時期誰來建立和繼承國家?南朝的一個有作爲的人,最終歸於忠臣胡銓。悠悠五百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明確地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千載難逢的一羣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這裏,受到他們的啓發,誰還能不追隨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宋朝歷史上的賢人及其遭遇的回顧,表達了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他們精神的傳承。詩中,「投荒」、「海角」等詞語描繪了這些賢人遭受的不幸和流放的苦難,而「召寇老」、「中興」等則反映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關切。最後,詩人強調了繼承和發揚這些賢人精神的重要性,以及這種精神對後世的深遠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阿子歌十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廟牆外桃花盛開漫望有述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 其二 》 —— [ 明 ] 郭之奇
- 《 日暮迷途賴初月得至新嘉 》 —— [ 明 ] 郭之奇
- 《 荒圃 》 —— [ 明 ] 郭之奇
- 《 雪後楊荊岫見投近藁走筆代柬 》 —— [ 明 ] 郭之奇
- 《 晉文淵閣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讀南華雜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庚桑楚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