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公準

澶淵飲博禠遼魂,孤注何曾倚至尊。 自出雄軍誇北使,豈知雷戶促南轅。 樓臺海角真無地,鎖鑰天涯孰是門。 十里空尋當日語,千秋猶仰瑞星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澶淵(chán yuān):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
  • 飲博:飲酒賭博,此處指寇準在澶淵之盟中以飲酒賭博的方式激勵士氣。
  • (sī):剝奪。
  • 遼魂:遼國的士氣。
  • 孤注:孤注一擲,比喻在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
  • 至尊:皇帝,此處指宋真宗。
  • 雄軍:強大的軍隊。
  • 北使:北方的使者,指遼國的使者。
  • 雷戶:雷家,指寇準的家族。
  • 南轅:南方的車,比喻南方的行程或使命。
  • 樓臺海角:指邊遠的地方。
  • 鎖鑰: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關鍵。
  • 瑞星:吉祥的星,比喻寇準。

翻譯

在澶淵之地,寇準以飲酒賭博的方式激勵士氣,剝奪了遼國的鬥志。他孤注一擲,卻並非依賴皇帝的支持。他自領雄軍,向北方的使者誇耀,卻未料到家族的急促召喚,使他不得不南行。在邊遠的海角,真的沒有立足之地,而在天涯的關鍵之處,又有誰是真正的門戶呢?十里之外,空尋當日的話語,千秋之後,人們仍然仰望着寇準這位吉祥之星的存在。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寇準在澶淵之盟中的英勇與智謀,以及他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詩中通過「澶淵飲博」和「孤注」等詞語,生動描繪了寇準的膽識和決斷,而「雄軍」、「北使」則突顯了他的軍事才能和外交手腕。後半部分則通過「樓臺海角」、「鎖鑰天涯」等意象,表達了對寇準在邊疆和政治上的重要作用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寇準的歷史形象和詩人對他的敬仰之情。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