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九日發樵川薄暮至拿口驛

三伏勞勞手萬篇,出門西望正瀟然。 泬寥野色諸峯外,清淺秋光一水邊。 樹石陵臨來素影,雨雲停蓄下輕煙。 息心相對空明處,頗許新涼入暮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勞勞:形容辛苦勞累的樣子。
  • 泬寥(xuè liáo):形容天空高遠、空曠。
  • 陵臨:高聳,壓迫。
  • 素影:指樹影。
  • 停蓄:停留,積聚。
  • 輕煙:淡淡的煙霧。
  • 息心:心境平靜,無雜念。
  • 空明:形容天空清澈明亮。
  • 新涼:初秋的涼意。

翻譯

在三伏天裏,我辛苦地寫下了萬篇詩文,出門向西望去,正是風清氣爽的時候。天空高遠,野色在羣峯之外,清澈的秋光映照在一水之邊。樹木和石頭高聳,投下樹影,雨雲停留,積聚成輕煙。我心境平靜,與這空明的天空相對,暮色中頗感到了初秋的涼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秋時節的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中,「泬寥野色諸峯外,清淺秋光一水邊」一句,通過對天空和秋光的描繪,展現了初秋的寧靜與高遠。後句「樹石陵臨來素影,雨雲停蓄下輕煙」則進一步以樹影和輕煙爲元素,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最後,「息心相對空明處,頗許新涼入暮天」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心境平和,感受到了初秋的涼意,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內心的寧靜。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