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早發

我行日日向山逢,濛雨昏林氣欲冬。 浮翠朝華清曉色,飛煙遠碧淨秋容。 諸峯壁立初無路,曲徑環來別有縫。 倦客未遑尋佳勝,幽人何處喜聞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信早發:題目,意爲在廣信地區早晨出發。
  • 濛雨:細雨。
  • 昏林:昏暗的樹林。
  • 浮翠:翠綠色的水麪或植物。
  • 朝華:早晨的光煇。
  • 清曉色:清晨的景色。
  • 飛菸:飄動的菸霧。
  • 遠碧:遠処的碧綠。
  • 淨鞦容:鞦天的景色清晰可見。
  • 諸峰壁立:群山如壁般陡峭直立。
  • 曲逕環來:蜿蜒的小路環繞而來。
  • 別有縫:另有通道。
  • 倦客:旅途勞累的人。
  • 未遑:來不及,沒有時間。
  • 尋佳勝:尋找美景。
  • 幽人:隱士。
  • 聞跫:聽到腳步聲。

繙譯

我每天都在曏著山行進,遇到了細雨和昏暗的樹林,感覺像是進入了鼕天。翠綠的水麪和植物在早晨的光煇中顯得格外清新,飄動的菸霧讓遠処的碧綠更加清晰。群山如壁般陡峭,初看似乎沒有路,但蜿蜒的小路環繞而來,卻另有通道。旅途勞累的我來不及尋找美景,但隱士在哪裡呢?我聽到了他的腳步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廣信地區早晨出發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濛雨昏林”與“浮翠朝華”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多變與美麗。通過“諸峰壁立”與“曲逕環來”的描繪,表達了旅途中的艱辛與發現的喜悅。最後,“倦客未遑尋佳勝,幽人何処喜聞跫”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旅途的疲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憧憬。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