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長至西寧藩臣恭設龍位行五拜三叩禮臣同胡衛國率諸文武行十二拜恭紀

拜稽同上國,尊攘賴賢王。 望闕思龍袞,飛雲動鳥章。 閉關三日後,化逆兩階旁。 百倍看兵氣,齊茲仰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拜稽:古代的一種禮節,表示尊敬。
  • 上國:指中央政權,這裏指明朝朝廷。
  • 尊攘:尊崇和排斥,這裏指尊崇明朝,排斥外敵。
  • 賢王:有德行的君王,這裏指明朝的君主。
  • 望闕:望着皇宮的門闕,表示對朝廷的嚮往和尊敬。
  • 龍袞:古代帝王的禮服,上面繡有龍紋。
  • 飛雲:形容雲彩飄動,也比喻迅速。
  • 鳥章:鳥的圖案,這裏指帝王的服飾上的圖案。
  • 閉關:關閉城門,這裏指實行嚴格的防禦措施。
  • 化逆:指改變逆境,使局勢好轉。
  • 兩階:指宮殿前的兩層臺階,這裏象徵朝廷。
  • 百倍:形容數量多,這裏指兵力強大。
  • 看兵氣:觀察軍隊的士氣。
  • 齊茲:在這裏齊聚。
  • 仰帝光:仰望帝王的榮光。

翻譯

我們一同向中央政權行禮,尊崇明朝,排斥外敵,全賴有德行的君王。 望着皇宮的門闕,思念着帝王的龍紋禮服,雲彩飄動,帝王的服飾上的鳥紋圖案也隨之飄揚。 在實行嚴格的防禦措施三天後,我們改變了逆境,使局勢好轉,站在宮殿前的兩層臺階旁。 我們的兵力強大,士氣高昂,在這裏齊聚,仰望着帝王的榮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明朝朝廷的忠誠和對君王的尊敬。通過描繪望闕思龍袞、飛雲動鳥章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朝廷的嚮往和對帝王的敬仰。同時,詩中提到的閉關三日後、化逆兩階旁等,也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和對改變逆境的決心。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和君王的忠誠與敬意。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