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流色:流動的色彩,指水流的顏色。
- 石肩:山石的邊緣。
- 山足:山腳。
- 洄漩:水流回旋。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反偏:隨意,任意。
- 幽事:幽靜的事物或景象。
- 勾意:引起興趣。
- 扁舟:小船。
- 遲搒:緩慢地划船。
- 縮波:水波收斂,指水波平靜。
- 緣溪:沿着溪流。
- 宛轉:曲折流轉。
- 青郊:春天的郊野。
- 錯認:誤認爲。
- 桃源:桃花源,指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夾口:指溪流的入口。
翻譯
流動的色彩與灘頭的聲音在雨後更添生機,山石的邊緣與山腳競相迴旋。 千峯之上的鳥鳴聲從縹緲中傳來,兩岸的叢花自在地綻放。 幽靜的景象接連不斷地勾起我的嚮往,小船在平靜的水波前緩緩划行。 沿着溪流曲折流轉,春天的郊野映入眼簾,我誤以爲是桃花源的入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雨後山水的幽靜景象,通過「流色灘聲」、「石肩山足」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和諧。詩中「千峯啼鳥」與「兩岸叢花」相映成趣,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與陶醉。結尾的「錯認桃源」則巧妙地寄託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與想象。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眺海外諸峯悠然有述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有懷岐巖新寺因寄悅則訊其近日功程兼以勉之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壬辰避地馬鞍山治一枝未就茲春聞儆復於前址搆棲感賦十律 》 —— [ 明 ] 郭之奇
- 《 飢者斃於荒而有不盡以荒斃者催科撫字當並計矣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乙未元日賦得東望望春春可憐二首 其二 》 —— [ 明 ] 郭之奇
- 《 送鄒石可出守襄陽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今性 》 —— [ 明 ] 郭之奇
- 《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駢拇 》 —— [ 明 ] 郭之奇